面對“虛假種草”,打假是最好攻略
打假公司網外出吃飯時先查一下網紅推薦餐廳;購物時打開APP研究一下別人的“種草”經驗……網絡“種草”正在影響越來越多人的消費習慣。
在一些“種草大戶”平臺,近幾年,從普通網友到網紅、再到明星藝人,都紛紛下場,加入“種草”行列。虛虛實實的信息,良莠不齊的“筆記”,其中夾雜著有用的經驗,但也可能含有商業化的隱形廣告,還存在虛假、夸張、過度使用濾鏡等問題。曾有媒體曝光,網上不少筆記測評多為寫手代寫、代發,“虛假種草”已成為一條黑灰產業鏈。如果任由這種現象蔓延,不僅影響個人消費體驗,損害消費者權益,甚至可能影響消費者身心健康。
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,而網絡上出現的假的消費測評、虛構的“種草”筆記,也需要打假。2021年底,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“清朗打擊流量造假、黑公關、網絡水軍”專項行動,其中就包括:重點整治雇用專業寫手和網絡水軍虛構“種草筆記”“網紅測評”。
為讓大家不再被“亂草迷人眼”,打假需多方努力。種草平臺要加強審核,壓實責任,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,從平臺層面杜絕“虛假種草”。品牌和商家也應意識到,如果以“虛假種草”來獲得網友青睞,最終品牌信譽度也會受到“反噬”。由于虛假種草發布在網絡平臺上,更多的管理部門也要升級網絡打假手段,對灰色產業鏈出手整治,依法依規治理,加大執法力度。
網友也請多加辨別,提供真實的消費經歷和體驗,理性“種草”,積極參與監督,主動投訴舉報,讓“虛假種草”無所遁形!當各個環節的網絡素養提升了,及時打假,拔掉“雜草”,更多的小伙伴才能一起愉快地分享、消費,真正健康地“種草”。
下一篇: 4600元買到兩瓶假茅臺,“假一賠三”還是“假一賠十”?